新春将至,市场里各类花卉形态各异,娇艳欲滴,等着爱美爱生活的人来带回家。就中,属年宵花——有着“凌波仙子”之美誉的水仙花最受欢迎。其形淡、雅、素,深蕴中国传统文化三昧;其名谐音“谁先发”,又带“仙”字,讨口彩,吉祥喜庆。
母亲家隔壁的爷叔每年都会在春节前送她一盆造型奇特的水仙花,雕得技艺精湛,丝丝缕缕都精妙绝伦,一眼便知出于高人之手。对比之下,我自己刻的水仙被家人戏称为“葱”。前两年的年底,我终于下定决心,跟爷叔学习雕刻水仙球。
问及爷叔雕水仙的由来,他说是那个年代可去玩的地方少,所以没事就去花鸟市场消磨时间。暮冬的一天,偶然看到市场里多了个雕水仙的摊位,他就站着看摊主雕,边看边聊,知道摊主是福建漳州人,又记下了一些手法,就买了几个种球回家。当时的刻刀也只有美工刀。就这样,年年去这个摊位买水仙,年年跟摊主讨教,一刻一问,倏忽就是十数年,手下也刻到有点样子了。把雕好的水仙放在弄堂里,和其他人家比一比谁家的造型好看,谁家的花盆和小配件好看……当时的快乐就这么简单。
爷叔说,如今的花鸟市场少了很多,他也上了年纪,出门相对不频繁了。好在网络发达,雕刻工具也越来越专业,购物转向线上。虽便捷很多,但少了一份和外界交流的机会,有时候收到的物件还会不尽如人意。
聊回技艺本身,爷叔说,不能太讲究了,如雕的过程中发现花苞不多,就可以重叶轻花,营造“此处无花胜有花”的美感;如种球花苞多、球形又好,就考虑做象形,如孔雀开屏、金鸡报晓、吉象(祥)如意等。边说,边拿出刻刀和水仙种球,开始授课。经爷叔同意,我全程录屏。只见刻刀如他手中的“画笔”,瞬间,在芽体弯曲处与球底相平行的鳞面上出现一条弧形线,切口整齐。刀尖又沿此线向上,轻轻划过的表面鳞片松动了,用手一剥便可掉落,数刀后芽体间便有空隙。
雏形呈现,爷叔说:“据形授意、型随心走”,后两个步骤特别要细心。一个是削叶缘,赋予叶片卷曲效果。爷叔放慢了用刀的速度,斜面刀从上到下削口。他让我从他手背后去看他的一个动作,见我愣呆的样子,他笑了,用拿水仙的手分解了这个动作的细节。哦,原来是手指从水仙的背后轻压,避免削伤中间小而嫩的花苞。爷叔说雕的时间长了,方法自会多起来。另一个是刺花梗的底部破坏其生长点,达到矮化目的。一颗其貌不扬、灰头土脸的“蒜头”,经撕、剖、削等处理之后,被塑造成一个外观优美的“玉玲珑”,整个过程只花了十五分钟。
雕完之后,美嘉体育官网爷叔站起来去洗手,让我跟他去洗手间。我有点莫名:“难道洗手也是要学的?”原来,洗手间的浴缸里放了3个面盆,里面泡了很多水仙头。爷叔说:“三分雕,七分养。”于是我记牢他总结的“四步曲”:一是黏液要完全洗干净只能靠反复漂洗、浸泡;二是用刀刻过的地方成了“伤口”,要用棉花覆盖,避免削切过的鳞茎因日照变黑;三是叶子变绿前需要阴养,直至变绿才可日晒;四是选择合适的盆器上盆,叶子过高的话要及时做减法。
实实在在、“扑扑满”的知识点,叠加爷叔数十载的经验,让我这个“小白”茅塞顿开。到家后,我把爷叔的口述完整周详地做好笔记。等刻刀、磨刀石、一次性手套、细头长颈镊子等工具全部就位,开始了漫长、孤独的雕刻享受。我把买来的30多个种球分类,规划了6个阶段,每个阶段雕5个,从年头起,断断续续雕到“女神节”,算是“学徒期”吧,开花的、自我感觉雕得还不错的“习作”都送给了亲人、邻居、朋友和同学。到了11月中旬,我再次购入30多个种球,继续潜心“升级”。这一次,我把雕刻的时间安排得很充分,过程中心无旁骛,雕刻过的水仙基本都实现了矮化、弯曲、高低错落,叶的走向、花的聚散均灵动地呈现出美的效果,随着生长,每天都给我惊喜。
昙花用无数夜以继日的蓄养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,夏蝉用十七年的漆黑隐忍才换来一季的引吭高歌……我也愿在水仙之路上持续追梦,如昙花、似夏蝉,让花儿绽放得更高洁脱俗。雕刻水仙,其实也是在雕刻人生一段最美的时光。